近日,陸續有媒體報出10月1日起三大通信運營商“流量不清零”的消息。昨日,記者從河北省三家通信運營商處了解到,目前還未接到總部通知。河北聯通則表示,已在積極推進“流量不清零”相關準備工作。
河北聯通稱近期完成系統改造
昨日,中國移動河北分公司、中國聯通河北分公司、中國電信河北分公司三家運營商均表示,尚未接到總部的消息及通知,目前也還沒有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關于媒體及網上流傳的“流量不清零”及時間節點問題,仍要以總部下發落實通知為準。
但中國聯通河北分公司表示,目前該公司正積極推進“流量不清零”相關準備工作,并將于近期完成系統改造及上線,向社會發布并面向用戶進行推廣。
從目前已傳出的消息來看,10月1日將推行手機流量不清零。記者從一位通信行業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從技術上講,實現“流量不清零”要比此前剛實現的“京津冀免長途漫游費”復雜得多。“‘流量清零’的工作量大、涉及系統多,還涉及相關測試、驗證等眾多工作。”
虛擬運營商已實現流量不清零
同時,記者了解到,就消費者花錢購買了一定流量資源卻可能遭遇浪費的情況,目前各通信運營商也都推出了相應的季流量包、流量半年包等措施。記者致電移動客服,表示目前有“3000兆180元、900兆120元”的半年流量包;聯通客服表示,目前有“百元1個G”的半年流量包;電信客服表示,有“60元500兆、120元1個G”的半年包。
事實上,虛擬運營商已經在流量不清零上下足了功夫。今年5月,京東通信就表示將靈活處理用戶每月剩余流量,用戶不但可以自己享用,還可將其分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用戶預存話費還有利息。
據了解,以“流量不清零”等實惠資費政策來爭取市場份額的虛擬運營商已越來越多,截至去年年底,就有阿里巴巴、蘇寧、國美、話機世界等19家企業獲得了工信部頒發的虛擬運營牌照。他們是從傳統運營商“批發”購買一定規模的通信資源,然后組合成各種套餐,適應不同人群需求。
流量不清零后今年資費難再降
據記者了解,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7月底曾透露,工信部正在推進電信運營商對所有用戶實行當月套餐數據業務流量不清零工作,并未提具體落實時間點。而此次傳出的所謂流量不清零也僅是“單月流量不清零”,即當月計費的手機套餐中流量如果有剩余,可轉移至下月優先使用,這種“流量滾存”的模式只是當月不清零,下月用,只能多用一個月,且只有主流流量包能用,已享受優惠的流量和附加包不能使用。
雖然此“流量不清零”被譽為三大運營商“提速降價”邁出的較大一步,但業內專家項立剛認為,用戶對流量不清零的期望過高,而只靠流量不清零節省費用有限,不如專注降低資費,尤其是流量費。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則認為,此政策將對電信聯通利潤造成較大影響,今年難再降價。有消費者還表示,“流量清零”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套餐外的資費標準遠高于套餐折合下來的單價,做流量不清零不如專注降低資費。“套餐之間又沒有平滑的價格過度,導致非常多的用戶不得不去包更高一檔的流量。”網友劉晏斐分析,更高一檔的流量當然會產生很多浪費。這位網友的分析獲得不少網友點贊。
來源:燕趙都市報
評論列表 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