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石家莊市下發《關于在主城區義務教育學校開展學區管理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提出今年將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等4區每區組建3—6個試點學區,高新區組建1—2個試點學區。試點一年后,根據學區運行情況,逐步在區域內全面推開。
優質學校牽頭 組建緊湊型學區
所謂學區制,簡單的說,就是將義務教育階段的幾所小學和初中組合在一起,通過優質帶動薄弱的方式,促進學校的共同提升。在學區組建方面,石市提出要確定優質學校,以優質學校為牽頭學校,小學吸納2-3所學校,初中吸納1-2所學校,合理組建緊湊型學區。學區設總校長一名,享有對學區的統一管理權。學區內各成員學校設立執行校長,接受學區總校長的領導。
據了解,學區總校長享有的對學區的統一管理權包括,教育教學活動組織權、“學區管理制”改革專項經費的管理與使用權、師資調配權、校級干部考核建議權以及其他教育教學設施資源調配權等。
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實現“九個統一”
設立學區制后,學區內同學段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逐步實現“九個統一”(即統一管理策略、統一共享設施、統一教師調配、統一師資培訓、統一課程規劃、統一教研活動、統一組織備課、統一質量監測、統一評價機制),促進“學區管理制”的制度化、規范化,不斷縮小區域內校際間的差距,整體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今后學區內有望實現統一組織備課、統一課程規劃、統一質量監測,建立學區學科教研組,開展教師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和觀摩教學等,形成教研與培訓工作長效機制。此外,學區內各學校報告廳、體育館、運動場、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等教育教學設施資源也將共建共享,變學校資源為學區資源。
設立學區后教師交流更加順暢
石市提出,各區在不突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的前提下,根據學區內各學校班額、生源等情況,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并適當調整增加牽頭學校教職工編制數。為促進學區內校際間校長、教師的交流,市、區兩級設立校長、教師交流專項經費。從2016年起,各學區內交流的校長、教師,在職稱評聘以及市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師、特級教師評選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同時,學區內每名特級教師將帶5名市級骨干教師,每名市級骨干教師帶2名區級骨干教師,每名區級骨干教師帶1-2名中青年教師。充分發揮特級教師、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學區內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整體提升。(記者郭鵬)
來源:河北新聞網
評論列表 人參與